(资料图片)
12月1日,“外滩十八号bund18”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聚散终有时 感恩相遇》的文章,称因与业主方的租约即将到期,大楼的承租及经营管理方将于今年12月15日终止经营,并引发社会关注。此外,按照公告,12月15日后“bund18外滩十八号”这一品牌也将同步离开。
那么,外滩18号所在建筑的历史是什么?业内人士对于外滩18号的叫法怎么看?外滩18号的名称还能继续保留并重新亮相吗?晨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外滩18号被人频频写入书中
近年来,“外滩18号”一词被频繁使用并被写入书中。上海老建筑爱好者邱力立近年来一直潜心研读上海历史,收集整理了不少与上海外滩有关的故事,在他编著出版的《觅.境—上海滩二十四小时》一书当中就使用了“外滩18号”的提法,书中这样写道:
外滩18号大楼建造于1922-1923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大楼主立面呈现出明显的三段式,底层由花岗石贴面做工精美,二到四层以两根巨大的爱奥尼柱撑起,显得大气且又不失美观典雅……
外滩18号最初为麦加利银行所使用,故而也被称为麦加利大楼。麦加利银行创建于1853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该行在香港设立分行时,按香港的习惯也被译作“渣打银行”。该行于1857年11月在上海设立分行时因其首任经理名为“麦加利”,故而便被称之为了“麦加利银行”。现外滩18号地块原是英商丽如银行的行址,该行后因经营失败故将其产业转让给了麦加利银行。1910年时麦加利银行原本准备在此拆旧建新,后因一战爆发不得不延期施工,直到1922年才动工建造新楼。
1949年后麦加利银行迁往香港并入渣打银行香港分行,原位于外滩的麦加利大楼于50年代中期以后曾先后进驻过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等单位。21世纪后外滩18号在经过大规模整修的同时也被打造成为一处高端消费场所并从此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客人的到来。
有意思的是,按照邱力立的介绍,最近刚刚开放的张园西区里面的41号建筑,正是当年麦加利银行买办王宪臣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宪臣后来投资钱庄失利,把41号也赔了进去。
记者发现,上海作家陈丹燕曾写过与外滩有关的作品,包括在她接受采访当中,有多次提到“外滩18号”。不过,记者也发现,有一部分与建筑有关的出版物中并没有使用外滩十八号名称。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目前正在修订一本关于外滩的大画册,画册会被档案馆收藏使用。一位参与策划者告诉记者,我们画册按照老的建筑名字定的,涉及到中山东一路十八号的建筑,标题应该是麦加利银行,而不是外滩十八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