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电视剧《狂飙》首轮播出收官,但其引发的话题讨论还在持续发酵。其中,“营销式剧透”令部分观众反应强烈。
“剧透”是剧情透露的简称,剧透本身无所谓对与错。然而作为一部展示扫黑除恶成果、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政法剧,《狂飙》引人入胜的一个方面就是观众能随着剧情推进抽丝剥茧,最后见证内鬼现身、整个事件水落石出。可在《狂飙》播出的过程中,很多关键性情节都通过热搜、拆条视频或网播剧集主要内容提示等形式被提前曝光。比如,当安欣察觉到刑侦支队有内鬼时,还在猜测谁是内鬼的观众很快就发现,早有拆条小视频告诉大家,内鬼是安欣的师父曹闯,还有张彪和杨健。
剧方主动让关键剧情的片花优先于剧集播出,让观众对关键人物和故事的走向有了提前预判,这等于提前揭开了谜底。这种剧透手段,正成为当下一些热播剧的宣传点。每逢新剧开播,营销团队都会提前释出片花和剧透。对于观众来讲,没有了揭秘的惊喜,显然大大降低了观剧体验。
与铺天盖地的营销式剧透形成对比的是,《狂飙》拍摄时,剧本是一集一集给到演员的,许多演员拿到剧本后才知道自己演的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结局如何。导演徐纪周说,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如果演员预知答案,可能会把答案演出来”。同样的道理,观众也会被营销式剧透搞得失去了观剧乐趣。可以说,这种过度剧透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文/记者 刘桂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