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全市垃圾分类的最新“成绩单”:
除受疫情影响外,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
(资料图)
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与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基本持平,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保持良好势头。
不变的好成绩背后,差异化、定制化的社区垃圾分类方案不断涌现,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静安区宝昌路737弄是一片旧式里弄,内部空间十分局促,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为了解决这里垃圾投放点经常满溢的问题,今年夏天,里弄的300多户居民有了专属的垃圾分类收集车。
“垃圾分类收集车来了,为贯彻落实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定时定点上门收集……”
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分类收集车到达后,会用喇叭提醒市民。前来丢垃圾的居民,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一塌糊涂的,没有地方放,垃圾就扔在马路上了。现在专门定时定点,搞了一辆车子给我们放垃圾,我们这里就整洁了。”
这辆收集车是由观光电瓶车改装而成,车身两侧都有投放窗口。司机姜师傅说,他们每天回来三趟:
“早上8:00到9:00,中午11:30到12:30,晚上6:00到7:30是最后一趟。”
宝昌路旧里当下的垃圾分类方案,参照了沿街商铺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模式。
经过改装,车厢可同时容纳3个240升的干垃圾桶、1个120升的湿垃圾桶、1个有害垃圾小型收集箱和1个可回收物存放区,正好满足300户居民的投放需求。
宝山路街道城运中心鲍晶晶介绍:“之前尝试采用移动投放点,研讨发现,垃圾桶就在门口,反对意见也比较大。
后来挨家挨户做上门征询,最终确定移动投放车的这个形式,定时投放,志愿者随车督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