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饭店的蝴蝶酥和玲娜贝儿
(资料图片)
换来成都网友的
腊味和大运会吉祥物“蓉宝”
这一届年轻人开始流行
“以物换物”
既能品尝到其他地方的美食
又能体验开盲盒的乐趣
让不少年轻人乐此不疲
“互换特产”成为新流行
以物换物为什么火了?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互换特产”的潮流,不少网友晒出自己打算交换的特产,等待一个有缘人“上钩”。又或者直接公开自己的城市,豪气表态“想要什么随便点”。
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小吴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和疑虑,再到偶然尝试一次后的乐在其中。她表示,在互换特产的过程当中,就好像在“行万里路”,这些地方短时间她未必回去,但是通过互换特产让她短暂体验到当地生活的感觉。
而参加过数次“互换特产”的邱女士认为这更像是一种交友,她曾将熏制香肠的过程拍成视频发送给一位青岛网友,对方回赠了一张海边夕阳的照片,以及随包裹来的贝壳。
互换的物品不仅限于特色食品,还有人交换当地旅游和文创纪念印章、城市特色纪念品等。比如说,用“川沙妲己”玲娜贝儿换蓉宝,双方再各加一些特色食品, 保证“价值相当”。而这也是互换特产的一大原则。在互换时,大部分网友都默契地将价值区间选在了200元左右,但邱女士也直言,不能太计较,物品交换哪能完全等价。
对小吴而言,互换特产实际上也是一次重新了解家乡的机会。在思考“上海能有什么特产”的过程中,她发现有的人会因为蝴蝶酥是国际饭店还是哈尔滨食品厂的好吃而争论,她也体验到了爷叔阿姨们排队的乐趣。
“互换特产”也可能
缺斤少两、“水土不服”
虽说在以物换物之中,“真诚”是必杀技,但是还有不少网友遇上了一些糟心事,除了缺斤少两,还有一些人“水土不服”。有北方城市的网友吐槽,自己和湖南网友交换来的特产辣到无法下口;也有吐槽自己高价买来的特产只能换来对方团购的廉价商品。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混在热心网友中“浑水摸鱼”,以互换特产的方式清理滞销品。就有网友以家乡的特产,换来了以玉雕闻名的河南南阳网友的玉镯和玉坠。然而,当数百元特产发出后,对方表示自己亏大了,并只肯寄出一只手镯。然而等拿到手鉴定后,才发现所谓“玉镯”实际上是价格便宜的石英石。
更过分的,有的网友的行为甚至涉及违法!一名来自广东潮汕的网友在给对方寄去价值380元的特产后, 只收到了对方寄来的两包纸巾。而这并不是对方第一次行骗。有浙江网友也曾发文,自己寄出的一箱青蟹和杨梅汁, 只换来了一个假快递单号,对方甚至立刻注销了账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