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酸菜、口水蚕豆?别总拿“土法”当特色-凯发官方首页

脚踩酸菜、口水蚕豆?别总拿“土法”当特色-凯发官方首页

2022-04-01 16:19:04

在云南昆明云山村,据一段执法工作人员拍摄的视频,一农副产品加工坊里的工人们,用嘴啃的方式剥蚕豆皮,引来许多网友感叹,“这一轮‘口水蚕豆’,让不少吃货的世界又塌了房”。

之所以不少网友用到了“又”字,主要是自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竟是“脚踩酸菜”以来,接二连三地出现食品安全卫生话题。上周,一段记录“脚踩酸豆角”加工流程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不少人将之与这两年成为网红食品的广西柳州螺蛳粉联系起来。尽管柳州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对辖区110家生产企业和相关供应商进行了检查并进行了公开澄清说明,依然未能完全打消很多人的疑虑。从“脚踩酸菜”到“脚踩酸豆角”,再到“口水蚕豆”,所涉及的既有大品牌,也有小作坊,既有证据确凿的,也有张冠李戴的,然而只要涉及到老百姓的“舌尖安全”,就很容易成为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由“脚踩酸菜”引发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怪论,即除了酸菜,其实茶油、红酒等脚踩生产的食品种类还有很多,认为“纯手工制作的传统食品工业,原本便是手脚并用的方式,尤其是生在农村的人习以为常,为何对老坛酸菜的脚踩方式有那么多网民看不顺眼呢!”的确,现实生活中,诸如“机器的不如手工的”是很多人的“执念”,甚至有一些食品生产者把类似的“脚踩”环节宣传为工艺特色。可把必要的手工工艺,跟“脚踩酸菜”这类不卫生的生产方式混淆起来,拿“土法”当特色,就有偷换概念之嫌。

站在食品安全卫生的角度,用类似“脚踩”这样的土法工艺生产食品,是“自己吃”,还是供应给广大消费者,不同对象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更别提一些作坊加工者自己生产的自己都不吃。对方便面、螺蛳粉、蚕豆这样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且面向大众消费的加工食品,公众预想的自然是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规范生产,从而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结合前面提到的近期一波又一波食品安全话题,网民并非只对“脚踩酸菜”看不顺眼,其实食品生产只要不符合公众的安全卫生期待,都会遭到批评质疑,也都是公众难以接受的。

当下,网络化营销大行其道,给了很多地方特色食品“出圈”机会,甚至可以成长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然而,不能忽视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注重所谓的“土法”与规范化生产工艺的衔接和转换。除非能充分证明只有“脚踩”才能产生不可替代的特色风味,否则就是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淡漠,更别怪消费者不买账。换言之,不能守着一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加工的”“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做的”所谓“土法”,来回应大众对于食品安全卫生的质疑。

关键词:

网站地图